云南:落实落细“1262”机制 筑牢防汛救灾安全屏障云南省应急管理厅-凯发旗舰

云南:落实落细“1262”机制 筑牢防汛救灾安全屏障
2024-08-14 11:04:39     来源:云南日报、“云南发布”微信公众号

防汛“1262”预警叫应机制是我省防汛救灾中的一项创新举措,旨在通过精细化的气象预报与及时有效的应急响应联动,提升对暴雨、强对流天气等气象灾害的防范应对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我省正处于“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各级各部门绷紧防汛救灾这根弦,推动“1262”机制有效运行,提高响应速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紧抓细各项防汛救灾工作。

截至今年8月6日,各级防指启动防汛应急响应164次,发布3.4万期“1262”精细化预报、3344期水情预报预警,点对点调度检查州市、县区、乡镇3908次,组织干部下沉14.6万人次,组织转移群众3.4万人次。全省洪涝灾害未造成人员死亡失踪。

突破创新 构建机制

我省地形地貌复杂、江河众多,立体气候明显、干湿季节分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使得水旱灾害频繁,且存在旱涝急转、旱涝并存的特点。近年来,灾害天气异常性、极端性明显加重,一些极端暴雨洪涝、高温干旱事件增多增强,重大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是影响我省民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加之我省山区面积大、人员居住分散,监测站点的布设难度大,导致雨情、水情等信息的监测和收集不够及时准确。且部分山区通信设施不完善,预警信息难以迅速、全面地传达给居民,导致居民不能及时做好防范和撤离准备。

只有及时破解监测困难、预警传达受限、应急机制运行不畅等问题,我省才能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取得主动。

2022年5月29日,省委主要领导在防汛救灾工作专题会议上强调,省级各相关部门和各州(市)要学习借鉴兄弟省市成熟有效的经验做法,提高气象精准预报预警能力,提高对暴雨的预测监测能力水平。要完善预警响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直达防汛工作一线、直达工程管理单位、直达水库,直接到村、到户、到人。

在我国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台风、强降雨天气来临前,渔船提前入港避险、人员提前撤离危险地区已成为惯例。福建省建立“1262”精细化城乡气象预警联动服务机制,发展“网格预报 气象服务”短临预警服务业务新模式,基本实现预报预警服务分钟滚动、逼近式提醒、分区预警、精确到乡镇,在防灾减灾过程中成效显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省气象局认真学习借鉴福建省的经验,加快建立健全全省气象部门预报预警服务联动机制,做好提前12小时、6小时、2小时发布精细到乡镇的强降水预警,即“1262”机制,建立健全省、州(市)、县三级联动流程和业务规范,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递进式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的应急联动机制,建立致灾风险联合研判、风险预警联合发布、极端天气防灾避险制度,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覆盖面。

如何构建响应联动机制?

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省级层面,省气象台发布强降水重要天气预报或暴雨预警后,省防办及时发布防汛预警提示,根据《云南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视情启动防汛应急响应,防汛调度指挥直达县、乡一线。在部门层面,省气象、应急、水利、自然资源、消防救援等部门开展联合会商、联合预警,加强分析研判,分行业部署灾害防御工作。在地方层面,各级党委、政府根据强降雨落区监测预报预警,主要领导点对点精准调度,突出重点提前防范应对;各级防汛责任人认真落实各项防御和应对措施,果断组织转移避险,做到应转早转、应转尽转、应转快转。

“1262”机制基于精细化气象、水情预报,是一个破除行政层级限制的防灾减灾体系,它的关键就在于关口前移,时时刻刻、桩桩件件都要跑在灾害来临前,掌握主动权。

2022年汛期,初步建立的“1262”机制即发挥显著作用。9月14日镇雄县强降雨发生前,县气象局启动“1262”机制,及时将决策服务短信发送至县委、县政府及应急管理、水务、自然资源等多部门负责人和乡镇政府负责人处。相关部门和乡镇收到预警信息后,积极部署应对,及时组织转移危险地段人员45人,有效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23年,“1262”机制进一步完善,防汛成效进一步显现。汛期共经历17轮全省性强降雨过程,未发生一起重大以上级别洪涝灾害事件。

2024年汛期至今,“1262”机制有效运转,各地转移避险成效得到高度认可,应急管理部、自然资源部,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防指、省委深改办、省委组织部、省应急管理厅通报表扬8个以上云南洪涝地质灾害转移避险典型案例,积极推广基层防汛工作好经验。

全省“一盘棋” 有“叫”必“应”

每年汛期,“1262”机制中的第一道防线——云南气象监测预警信息,都直通省政府指挥大厅及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调度指挥平台,及时向省委、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提供气象决策服务信息,加强与应急管理、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的联合会商,及时通报雨情,为防汛抗灾提供了可靠的气象依据。

“1262”机制逐年完善、优化。横向看,各级相关部门配合越来越协调,显示出全省“一盘棋”的效果;纵向看,从省至村,时刻做到有“叫”必“应”。

“对橙色以上山洪气象风险预警实现点对点电话叫应,对开展转移工作的地区2个小时跟踪督办1次,确保转移工作到位、转移人员安全。”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各级水利部门收到“1262”精细化预报预警后,立即组织分析研判,明确防御重点区域和重要风险部位,第一时间调度相关责任人,督导其做好防范。目前,已经实现预警转移智能语音叫应,监测预警系统发出预报预警信息后即进行智能语音提醒叫应,确保责任人接收预警信息能及时处置反馈。

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定期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按照“1262”机制和“强降雨过程提前撤离紧急避险”制度要求,对发生地质灾害风险较高州(市)进行叫醒叫应。今年汛期,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贯彻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积极开展巡查排查、持续加强隐患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果断撤离受灾群众,先后成功避让2起地质灾害,有效避免了18户39名群众伤亡。

2023年,我省对“1262”机制的预报预警、会商调度、响应联动3个环节作了进一步优化。2024年,我省明确“1262”机制融入各级预案之中,明确了基层响应具体行动措施,增强预案实操性,各州(市)积极探索完善防汛新机制。

“在河道的水声中,我已经听到了滚石头的声音,后来我闻到了河道散发出来的异味,还有水的颜色是黑黢黢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监测员欧新忠回忆起今年6月12日山洪来临前的景象,依旧心有余悸。意识到情况不妙,欧新忠第一时间拿起电话通知了大练地村委会武装干事、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当地干部果断决策、快速行动。尽管山洪来势汹汹,但平时应急预案有备、心中有底,仅用40分钟,就将危险区域的245名群众就近转移到避险场所。

未“汛”而备,汛前怒江州各级党委、基层党组织学习部署、排查、演练一样都没少。以村庄紧急避险为重点,开展转移避险演练1421场次;每个地质隐患点均备有避险点,有2条以上转移路线……

今年,继昭通彝良、红河屏边、怒江泸水、曲靖富源洪涝灾害迅速转移群众避险后,7月19日6时40分,德宏州芒市西山乡弄丙村发生特大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灾害,预警后仅16分钟就及时组织危险区域17户34名群众成功转移避险,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

德宏实行州级领导包县市、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村组干部和党员包保到户到人的责任体系,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各级防汛减灾指挥体系始终处于应急激活状态。当地“10联户网格”快速反应,按照居住相邻、易于集中、便于管理、务实管用、因地制宜的原则,每3至10户左右建立1个“10联户网格”,指定1名网格长作为信息员,全村形成一张网。芒市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立监测预警设备2093套,有利于人防技防高效联动,强化了预警指向性和临灾预警。

我省还总结普洱市创新建立的江河箐沟上下游防汛联动机制,在流域内上下游之间实行递进式联动叫应,上游区域出现降雨时,通知下游提前做好应对准备、组织转移避险。目前,我省已全面推行江河箐沟上下游防汛联动机制,实现全流域防汛。

闻“汛”而动 扛牢责任

“要严格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暴雨预警叫应机制,确保高等级预警发布后,精准叫应暴雨影响区基层党政领导及防汛责任人……”入汛以来,每周一上午10点,省应急管理厅指挥大厅内都会举行省防指防汛周会商,会商轮值主持人就近期防汛工作作出要求。在我省防灾减灾救灾过程中,“1262”机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今夏,全国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一些地区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排查风险隐患,备足装备物资,完善工作预案,有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近期,云岭大地经历多轮强降雨,降雨叠加区域洪涝地质灾害风险突出,防汛形势严峻。

全省防灾减灾战线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满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用行动做到防汛减灾“事事心中有底”。

未“汛”先动,提早安排部署完善防汛机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省委主要领导要求运用好“1262”机制,强化会商研判和预警响应联动;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防汛抗旱工作作出批示,深入一线调研指导。4月18日,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结束后,省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全省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部署抓落实工作。省防指印发工作要点和汛前准备通知,多次组织多部门会商研判,专题研究部署防汛抗旱重点工作,推动各地全面进入防汛备汛状态。

为给安全度汛打好基础,省防办“一州(市)一单”督办整改汛前检查风险隐患183项。公示全省各类防汛责任人,组织“安澜—2024”防汛综合演练和覆盖所有自然村的群众转移避险演练。与8家在滇央企签订应急救援联动协议,督促各级认真落实队伍物资准备,高质量完成各项防汛准备工作。

闻“汛”而动,强化关口前移,应对措施不断增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汛期以来,省防指不断加强研判,力求指挥调度更加精准。各级防办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发展变化,滚动会商,研判防汛形势。将视频调度和点对点电话调度相结合,精准叫应指导重点地区防汛应对责任措施落实落细。

截至8月6日,各级防指启动防汛应急响应164次,发布3.4万期“1262”精细化预报、3344期水情预报预警;点对点调度检查州市、县区、乡镇3908次;各级防办以指挥部领导带班、部门联合值班、高级别预警时指挥长驻点调度3项机制为抓手,全面压紧压实责任,确保防汛指挥调度高效权威,落实逐级包保制度,共组织干部下沉14.6万人次、组织转移群众3.4万人次。全省洪涝灾害未造成人员死亡失踪,守住了“不死人、少伤人”底线。

网站地图